雅安市2023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

2023/12/26

浏览次数:

7155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精神,落实“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策略,进一步提高公众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促进全民健康素质提高,现结合《健康雅安2030》规划、《健康雅安行动—健康知识普及行动》和《健康雅安行动——控烟专项行动》指标要求,以及川西健康屏障建设方案、疾控等级评审指标,特制定雅安市2023年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计划。

一、健康促进与卫生宣传项目

(一)健康县区建设

项目范围:雨城区、荥经县、名山区、宝兴县

项目时间:雨城区、荥经县于2023年10月前完成项目任务;名山区、宝兴县于2024年10月前完成项目任务。

任务要求:按照《健康县(区)评价标准》开展建设工作,重点加强健康促进工作机制建立、重点健康问题确定、促进健康的公共政策制定及公共健康审查制度实施、培训和能力建设、健康促进场所和环境建设、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健康环境、提高人群健康水平、试点评估和推广等方面工作。名山区、宝兴县要提早谋划,对标创建,有条不紊推进项目工作;雨城区、荥经县要严格对标倒排工期,保质保量完成项目任务,确保顺利通过终期评估。

(二)居民健康素养及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监测

项目范围:六县两区

项目时间:2023年6月30日之前完成监测工作及数据上报。

任务要求:汉源县按照国家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按照市级监测方案开展监测工作;雨城区、荥经县、名山区、宝兴县按照健康县区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的要求开展监测工作。各县区调查数据按时间进度报市疾控中心。各个监测点均要成立调查队伍,开展技术培训,扎实开展现场监测和质量控制,保证监测质量。

(三)雅安市脱贫地区健康促进行动

项目范围:六县两区

项目时间:2023年12月10日前

任务要求:以农村低保对象、特困人员、防止返贫监测对象和脱贫人口为重点,在脱贫地区大力开展健康知识普及,推动健康教育进乡村、进家庭、进学校(中小学校和幼儿园);搭建健康科普“两库”平台,加强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建设健康支持性环境,强化重点疾病及重点健康问题科普宣传,开展健康促进行动效果评估,为群众提供更加精准规范的健康教育服务。

(四)健康巡讲

项目范围:市级及八县区

项目时间:2023年10月前完成

任务要求:围绕“健康素养66条(2015版)”,包括科学就医、烟草控制、健康素养提升、慢性病防治、传染病防治、卫生应急、妇幼保健、优生优育、生殖健康、食品安全等主题,每个项目点组织开展5场以上的健康巡讲。继续完善和利用辖区健康科普专家库,适时组织专家培训,开展健康科普活动。

(五)公益广告播放

实施范围:市本级及八县区

项目时间:2023年10月前完成

任务要求:围绕合理膳食、无烟生活、食品安全、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养成等内容为主题,在市、县两级电视台开展公益广告滚动宣传,做好宣传记录及频次记录。

(六)重点领域和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

项目范围:六县两区

项目时间:2023年10月前完成

任务要求:围绕重点慢性病、重大传染病、地方病、心理健康、安全急救等主题,针对儿童青少年、妇女、老年人、残疾人、流动人口、慢病患者、高危人群等重点人群开展符合其特点的健康教育干预活动。每县(区)至少组织3类重点目标人群(须包含慢病、艾滋病),按照《目标人群行为干预量表》开展行为干预。加强对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企业、学校、社区、机关单位等重点场所的健康宣传教育和技术指导,每类场所全年不少于4次。

二、健康教育专项工作

(七)健康科普知识普及

1.持续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科普知识健康教育,加强防疫政策解读,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舆论引导;加强对农村居民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做到网络健全、入村入户,做好资料收集及工作评估。

2.常见病、重点慢病、重大疾病的健康教育。结合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及重大卫生日,围绕辖区常见病、多发病及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重大疾病开展健康教育。广泛普及肿瘤、心血管疾病、脑卒中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知识,开展心理健康、伤害预防健康教育,大力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积极创建健康社区、健康食堂、健康步道等支持性环境。加强眼健康宣传教育工作,重点开展青少年近视预防知识宣传。宣传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有材料、有图片、有小结;每县(区)主要卫生宣传活动至少10次以上。

3.媒体传播。充分结合传统媒体(电视台、报社、广播)与新媒体宣传(微博、微信、视频号等)优势,广泛利用电子显示屏、户外广告、手机短信等形式,大力开展大众健康知识宣传。各县区要做好媒体宣传计划及宣传记录(包括协议、每期宣传的内容、播出照片等);全年宣传形式不少于4种,宣传频次每月不少于1个宣传主题。

4.健康细胞创建。依托县区爱卫目标任务、网络和人员,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技术力量支撑,突出健康促进医院、学校、机关、企事业、社区、家庭等健康细胞建设。

5.开发制作健康教育材料。各县区全年至少制作专栏4期、展板4种、宣传资料(实物)12种,科普视频2个,及时发放给相关部门,做好发放记录、签收回执。

(八)控烟宣传和人群干预

1.持续开展控烟宣传。加强吸烟、二手烟和电子烟危害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开展“5.31世界无烟日”宣传活动,加大对公务员烟草危害、青少年“拒吸第一支烟”主题教育,指导学校将烟草危害、二手烟、电子烟等控烟知识纳入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

2.加强对无烟单位的指导。加强对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学校、无烟家庭、无烟企业、无烟社区建设指导;加强对公共场所、室内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全面禁烟的技术指导。

3.加强对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的戒烟门诊和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戒烟咨询门诊开展技术指导,协助建立健全戒烟服务管理平台,逐步规范服务体系。

4.建立全市15岁以上人群吸烟率监测系统,做到县(区)全覆盖。

(九)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

各县区健康教育机构专业人员要深入把握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工作考核指标要求,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培训和指导,重点从指标理解、工作质量、规范管理和地方特色方面提升基层健康教育工作实效。

全年开展技术培训至少2 疾病预防控工资促进工作就 健教期,辖区覆盖率达100%;每季度开展现场督导至少1轮,需提出针对性的指导意见;针对督导存在问题定期“回头看”,督促及时整改完善。指导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村级健康教育工作指导,做好督导记录。按要求及时、准确上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各类报表。

(十)基层健康教育能力提升

逐级对基层健康教育骨干人员开展健康教育能力培训至少1期,覆盖所有乡镇医疗卫生机构,提倡各县区加大对辖区学校、社区、企业、机关等场所健康教育人员培训,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巧。

(十一)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复审

市、县(区)将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复审工作纳入年度工作重点,按照复审指标要求开展健康教育专项工作指导,完成复审各项工作任务。